演出时间:
2013-11-02 19:30演出票价:
280元 380元 480元 580元王宪林北京音乐会
王宪林 男高音歌唱家
1975年进文艺团体工作,此期间多次在省级中青年演员比赛中获奖。
1984年始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声乐;
1986年赴日本留学。
1987年首次在日本举办独唱音乐会。后相继被邀担任贝多芬《欢乐颂》、《弥赛亚》领唱,当地电视台、电台作了专题报道;
1988年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大学院歌剧研究科,随日本世界一流女高音东敦子女士学习声乐,此后,一直再此校攻读专研,获歌剧硕士研究生学位。
1989年在日本第二届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之后,多次被邀出任歌剧主角,如《女人心》、《波西米亚人》、《唐璜》、《魔笛》等,被日本歌剧界称为实力派歌唱家。
1990年师从于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声乐家ALDA·NONI女士。
1992年在东京举行独唱音乐会,获得日本声乐界的高度评价。日本的权威性音乐刊物《音乐之友》、《音乐现代》都登了专题评论。在日期间还曾多次得到世界著名歌唱家的指导,如:尼古拉·盖达、卡鲁劳·贝尔贡奇、露劳·拉依蒙第(男低音)等。曾作为亚洲青年歌唱家在汉城参加演出。
1993年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并首次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唱音乐会,中央电视台作了新闻报道,并播放了音乐会实况录像。随后在北京、长春、东京多次举办了独唱会,演唱了大量的艺术歌曲,均获成功。得到了界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1997年4月作为访问学者再次赴日本研究学习,并赴意大利、奥地利、德国、法国等地考察学习。
1998年回国继续执教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其间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学生。翻译出版:《意大利古典声乐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CD:《意大利近代艺术歌曲》(中国唱片总公司)。
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声乐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日本长崎《蝴蝶夫人》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刘佺 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声乐艺术指导教师。
四岁开始学习钢琴;
200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于卞萌教授;大学毕业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研究生;
2010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钢琴表演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曾于2002年获中央音乐学院第一届“学院杯”中国新作品钢琴比赛“优秀表演奖”,曾赴德国ttlingen及台北等地参加国际钢琴比赛,得到很高的评价;曾在多个城市进行交流演出及独奏音乐会,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许昌
199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王宪林教授。1999年赴日留学,2000年考入东京艺术大学,2001年留学德国,后入德国ULM歌剧院至2006年,现在Melningen歌剧院。至今主演的歌剧有《绣花女》、《茶花女》、《梦游女》、《那布科》、《诺尔玛》、《游吟诗人》、《乡村骑士》、《La Genorentola》、《阿尔米达》、《唐璜》、《拉摩尔的露其亚》、《女人心》、《托斯卡》等。
每年举行纪念卡拉扬独唱音乐会,经常演唱威尔第、罗西尼的“安魂曲”等。
获:克罗地亚国际男高音声乐比赛第一名;
法国马赛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
意大利贝利尼国际声乐比赛第一名。
李想
中央歌剧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
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师从于王宪林教授。2002年至2004年,先后三次应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邀请,赴日本小泽征尔音乐塾学习并演出歌剧。2005年,考入中央歌剧院。2007年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及香港演出大型梵呗交响音乐《神州和乐》,担任男高音独唱。2008年1月赴美国,演出歌剧《霸王别姬》饰武侯。2008年10月赴埃及开罗,演出歌剧《图兰朵》饰Pang(庞)。
曾在多部歌剧中担任重要角色:《女人心》饰Ferrando;《费加罗的婚礼》饰Basilio;《漂泊的荷兰人》饰Steuermann;《托斯卡》饰Spoletta bsp;《卡门》饰Remendado;《艺术家的生涯》饰Parpignol;《西施》饰勾践;《白毛女》饰黄世仁。
赵方鸣
1999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师从王宪林教授。2005年考入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研究生,后赴意大利索尔蒂美声学院进修。曾受邀赴比利时为公主城堡剧院落成演出。
刘 宇
2009年6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于王宪林教授。现任中国煤矿文工团独唱演员。
马欢欢
2004年起师从王宪林教授。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做为交换留学生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留学一年。2011年7月毕业,被学校受予为优秀毕业生,现在美国Peabody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并获得高额奖学金,预定在今年11月出演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中的女主角。2011年在日本长期“蝴蝶夫人”国际声乐比赛中获第二名。
指挥家范焘
指挥家范焘,国家一级指挥,中国广播艺术团电影乐团常任指挥。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著名指挥家及教育家黄晓同先生。
范焘指挥技术娴熟,充满激情富有张力,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指挥家。2000年,他在芬兰荣获了西贝柳斯国际指挥大赛评委会特别奖,并授予西贝柳斯家族基金,随后师从世界级指挥大师埃萨-佩卡.萨洛宁Esa-Pekka Salonen。在芬兰夏季音乐节上,范焘再展指挥技艺,芬兰国家电视台实况转播此次音乐会,他受到了热爱音乐的芬兰人民的喜爱。
2001-2003间年范焘获全额奖学金赴美国深造,师从著名指挥家,教育家Phillip Spurgeon 先生。在这期间,他执棒美国佛罗里达交响乐团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成功的举办了音乐会;他还受邀在第十一届佛罗里达现代音乐节中指挥了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的一系列极具特色的现代作品,其中包括一些世界首演的曲目。他对现代作品细腻独到的诠释得到了作曲家们的高度赞赏。
范焘先生同国内外众多著名的交响乐团都有合作,足迹遍布亚洲,美洲和欧洲及大洋洲,活跃在世界的指挥舞台上。他出色的指挥过芬兰国家广播乐团,赫尔辛基爱乐乐团,芬兰AVANTI室内乐团,哥伦比亚国家爱乐乐团,土耳其安塔里亚交响乐团,德国法兰克福国立交响乐团,捷克雅纳切克爱乐乐团,塔比利斯交响乐团,布宜诺斯艾利斯爱乐乐团,美国奥柏林交响乐团,南亚利桑那交响乐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交响乐团,澳大利亚威勒碧交响乐团,巴西音乐节管弦乐团等众多国外乐团;在国内,他曾与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等众多乐团都有愉快的合作。
范焘还录制了大量的CD唱片,包括与中国爱乐乐团录制的《音乐之门》,中国广播民乐团录制的《四大名著》、《黄河》、《梁祝》,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录制的《腾格尔“天与地”》。2007他获得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榜年度最佳唱片和最佳指挥奖,2008年获得了亚洲十大发烧唱片最佳策划奖的殊荣。
2007年,他受邀赴美担任美国第十三届奥柏林国际钢琴比赛决赛评委,2011年担任美国克里夫兰库博国际小提琴比赛决赛评委。
演出曲目(部分):
独唱及重唱:
1 IL Trovatore《游吟诗人》 :Act 3 作曲家G.VERDI 威尔第
Ah! Si, Ben Mio 我亲爱的,我们彼此之间
Di Quella Pira 火刑台上可怕的熊熊火焰
2 La fille du regiment《军中女郎》:Ah!Mes amis 多么快乐的一天
作曲家G. Donizetti多尼采蒂
3 Madame Butterfly《蝴蝶夫人》: Un bel di vedremo 晴朗的一天
Tosca《托斯卡》:Vissi D’arte,Vissi D’amore 为艺术为爱情
作曲家G.Puccini普契尼
4 Luisa Miller《路易莎?米勒》: Quando le sere al placido 往昔的夜晚多宁静
作曲家G.VERDI 威尔第
5 La Boheme《艺术家的生涯》: In un coupe 骑上马车
作曲家G.Puccini普契尼
6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Hai già vinta la causa 你赢得了诉讼
作曲家:W.A.Mozart莫扎特
7 海恋 作曲:陈勇
8 美丽的秀发 西班牙民歌
9 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
10 Lippen Schweigen《风流寡妇》:爱情圆舞曲 作曲家:莱哈尔
11 La Traviata《茶花女》: Parigi o cara 离开巴黎
作曲家G.VERDI 威尔第
12 春之声圆舞曲 作曲家:Johann Strauss 约翰 斯特劳斯
13 West Side Story 《西区故事》:
Tonight 今晚maria 玛利亚
作曲家:Leon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
合唱:
11 La Traviata《茶花女》:Brindisi 饮酒歌
作曲家G.VERDI 威尔第
12Non ti scordar Di me 不要忘了我
13 Turandot《图兰朵》: Nessun dorma 今夜无人入睡
作曲家G.Puccini普契尼
14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注:以演出现场为准
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
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国家级优秀乐团之一。六十年来,伴随着中国影视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先后为近两千部电影,电视及纪录片、专题片录制音乐,先后到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问演出,并多次与国外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成功合作演出交响音乐会及歌剧、芭蕾舞剧等,为弘扬民族音乐,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前身,为成立于1949年4月20日的新影乐团,创建初始,是一个仅有四十多人的管弦乐队,隶属于北京电影制片厂。成立之初,即为新中国两部重要记录史片(1949年7月)配乐。
1951年,乐队在北京举办了“新片展览专场音乐会”、“电影音乐专场音乐会”,首次将电影音乐搬上了音乐会。著名指挥家张宁和担任创业阶段的首席指挥(1962年张宁和于夫人移居比利时)。1953年,乐队改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5年,与中国指挥家李德伦合作排演交响乐。1956年定名为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乐团(即著名的新影乐团)。1956年,乐团参加“全国第一届音乐周”演出,演出后在中南海受到中国最高领导的接见。此间,乐团还与北京舞蹈学校(现北京舞蹈学院)合作,在首演芭蕾舞剧《无益谨慎》、《海峡》、《天鹅湖》中担当演奏任务,成为我国最早演奏舞剧音乐的乐团。50年代,乐团创作了民乐合奏曲《喜洋洋》、《紫竹调》、《马兰花开》,其影响深远,至今流传海内外。
早在60年代,电影乐团就固定举办星期音乐会。1960年中国指挥家韩中杰先生从圣彼得堡(前苏联的列宁格勒)回到北京,指挥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乐等作品。1962年,从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毕业的指挥姚关荣被分配到电影乐团,与乐团的另一位著名指挥家冯光焘一起,带领乐团驰骋中国各大城市,博采众长又不失阳春白雪,以既有京城古风韵味又有德奥严谨风格的演出,震撼大江南北,为名九州方圆。
1985年,乐团更名为中国电影乐团。2003年11月,乐团与原中国广播交响乐团部分成员进行整合重组,成立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重组后的乐团,在中国翻天覆地的经济飞跃大潮中,以文化管理新思维及数年来发展积累经验,研究出一套现代管理模式,以全新的管理团队取代艺术总监制领导思路,用国际现代方式进行经营,使乐团在中国每年演出上百场音乐会,成为国内社会影响、经济成效均最为突出的交响乐团。
60年来,乐团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节日,纪念会和艺术交流的演出,不仅为两千余部电影电视剧录制音乐,还录制了大量的唱片、磁带、CD等。
作为一直活跃在我国乐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广播电影交响乐团,曾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俄罗斯、意大利等国外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舞蹈家合作演出了交响音乐会、世界著名歌剧、芭蕾舞剧等。如:巴赫、约瑟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肖邦、李斯特、默索尔斯基、西贝柳斯、约翰·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圣桑等西方作曲家的作品,以及华彦均、刘天华、聂耳、冼星海、贺绿汀、李焕之、雷振邦、吕其明、朱践耳、施万春、赵季平、王立平、王西麟、谭盾、叶晓刚、唐建平等诸多国内作曲家的作品,演奏了大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近、现代民族交响乐等中外经典作品。近年来,更是创作了多台观众喜闻乐见的大屏幕视听电影音乐会,以及轻音乐会等多种形式的其他类型的音乐会。
在整个中国影视音乐艺术事业的发展进程中,相继在乐团工作的著名音乐家有张宁和、曹鹏、吕其明、冯光涛、姚关荣、王立平、卞祖善、刘明远、汤良徳、王范地、夏仁根、项斯华、范上娥、陈佐湟等,同时也培养和吸收了年轻的指挥家如范焘、张烈、李凌等,这些新老音乐家们为弘扬中外交响乐经典作品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成立伊始,乐团曾为北影厂、新影厂、北京科技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等十多个制片厂和电视台、广播电台录制音乐,包括故事片、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文献纪录片等近两千部。在国内外荣获创作、指挥、演奏、演唱各类奖项四十多项。
几十年的演出实践,几十年新老音乐家们的耕耘奉献,让乐团赢得了全国各地听众的爱戴,同时收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王宪林北京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