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时间:
2017-02-22 19:30演出票价:
120元 180元 280元 380元郭祖荣作品专场音乐会
“龙声华韵”——郭祖荣作品专场音乐会
曲目:管弦乐《乐诗三章》、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二十八交响曲
指挥:卞祖善
钢琴:何祖汉
卞祖善艺术简历
卞祖善,1936年1月生于江苏镇江。1956年由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直升本科指挥系,师从杨嘉仁教授。196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从事乐队指挥至今。中央芭蕾舞团原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会第四、第五届理事,中国交响乐团联盟首任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中乐团艺术顾问,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特约理事。一级指挥,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何祖汉个人简介
何祖汉(Shah Johan),男,28岁,马来西亚人,毕业于英国著名的伯明翰音乐学院,现为华侨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师。
作为一个钢琴家,获得很多国际比赛奖项。2008年在由马来西亚肖邦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东南亚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他获得了个人铜奖(本次比赛金奖缺)。这是东南亚地区最有名的国际钢琴等级比赛。2012年在欧洲和英国举办的Peter Donohoe钢琴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作为钢琴伴奏,他与女高音 Eleanor Hodkinson合作获得了Somerset国际歌唱比赛伴奏一等奖。这是英国南部最有名的声乐伴奏比赛。
何祖汉长期交响乐队合作。2009年与马来西亚Philharmonic乐队合作。2011年在伯明翰音乐大厅与伯明翰交响乐团合作完成Equinox音乐会。并自此作为伯明翰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直至2014年,作为Ludlow交响乐团钢琴演奏家直至2015年。他还曾与国际著名的合唱作曲家指挥家Eric Whitacre在卡内基音乐厅完成演出。他还与另外三位近年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Paul Wingfield,Stephen Barlow and Fraser Goulding一起工作。他们都是当今国际歌剧节的知名人士。在他们的指导下,何祖汉于2014年和2015年在伯明翰音乐学院导演了多部歌剧作品。何祖汉还被邀请参加挪威大使馆为皇室、Wessex伯爵夫人和挪威Crown王子举行的国宴演出。他还在皇家歌剧院为具有世界声誉的Maggie Teyte国际声乐比赛伴奏。另外在歌剧排演上值得一提的是,何祖汉与威尔士国际歌剧院合作完成的普契尼歌剧《波西米亚人》(2013年)和《蝴蝶夫人》(2014年);与伯明翰歌剧院完成的Mussorgsky's Khovanschina(2014年)和Tippett's Ice Break(2015年)作品。
作曲家介绍
郭祖荣,1928年12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幼年就喜欢绘画、音乐与古诗词。1946年秋天读初中三年级时,被交响音乐震撼了心灵,便立志为中国探索民族交响音乐的创作。为古诗词及新诗谱写了一百多首艺术歌曲。1950年后开始写作钢琴奏鸣曲及各种类型的钢琴独奏曲。1954年大学毕业时,就开始了交响音乐的创作。1955年12月至第二年的8月就创作了《第一交响曲》,这是一部典型的无标题四乐章结构的交响曲。其创作历程至今已整整70年,共创作交响曲31部、钢琴协奏曲9部、小提琴协奏曲4部,以及交响音画、交响诗等交响性乐曲共50多部,以及200多首室内乐作品。
出版专著计有《五声性调式和声》、《交响曲集(五卷)》、《协奏曲集(三卷)》、《管弦乐曲集(二卷)》、《郭祖荣艺术歌曲集》、《郭祖荣室内乐曲集》、《第九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交响音画"大樟溪"》、《第十七交响曲》等。其中《第十七交响曲》收入"中国作曲家曲库",《第八交响曲》及《金色的秋天》(小提琴与钢琴)收入《中国音乐作品百年典藏》,《第十四交响曲》及《降D大调钢琴与乐队》收入《中国交响音乐博览》。
从事音乐教育66年,为福建培养了近三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音乐工作者;其中有9位在全国音乐各领域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民族音乐学家孙星群、王耀华,作曲家章绍同、吴少雄、温德青、刘湲,音乐美学理论家宋瑾和儿童音乐心理教育家陈泽铭等。
1989年及2000年两度在北京举行《郭祖荣交响作品音乐会》并获得成功,被认为是新中国最早创作交响曲且数量最多的人,也是新中国第一位创作无标题三乐章钢琴协奏曲的作曲家。
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他原是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福建省艺术研究院一级作曲,如今又是福建华侨大学兼职教授。他是福建省音协顾问、福建省文化厅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等。
二、作品介绍
Ⅰ 《乐诗三章--袖珍乐曲三首及尾声》(管弦乐版)(1989年创作)
原为小提琴与钢琴的作品,乐曲以民族音调特点的十二音自由写作,今改为乐队演奏的乐曲。若每一诗章以标题标明,则皆以中国诗词的意境与宋词牌的牌名以标示之。(Ⅰ)第一诗章:杏花春雨江南(抒情的行板);(Ⅱ)第二诗章:《鹊踏枝》(词牌名,活泼的快板);(Ⅲ)第三诗章:《长亭怨》、《诉情近》(词牌名,戏剧性的广板)。
Ⅱ 《第四钢琴协奏曲》(1957年创作)
乐曲创作于1957年。这是该乐曲创作70年后的首演。乐曲结构较为自由而略具奏鸣曲式的性质,全曲在单乐章中又具有三乐章的特征,构成了较为复杂的曲式。乐曲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礼赞,和对勤劳勇敢人民的歌唱。
Ⅲ 《第二十八交响曲》(2014年创作)
Ⅰ 中板·有感情的柔板·很快的快板
Ⅱ 激动的急板
Ⅲ 有感情的如歌行板·热情的中板·有精神的行板
乐曲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梦想、向往、思索与展望。
演出曲目
1.《乐诗三章--袖珍乐曲三首及尾声》(管弦乐版)
2.《第四钢琴协奏曲》
3.《第二十八交响曲》
指挥:卞祖善
钢琴:何祖汉
郭祖荣作品专场音乐会 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